一、安装与维护
1.安装位置:
应安装在可能产生气体泄漏的地方,如燃气管道、化工设备等附近。
避免安装在常断电处、水汽较大处以及有性气味物质(如杀虫剂、稀释剂、油漆等)附近,防止误报。
安装高度需考虑气体的比重和扩散特性,确保能准确检测到泄漏的气体。对于重于空气的气体,应安装在离地面30~60厘米的高度;对于轻于空气的气体,应安装在泄漏点的上方或室内较高位置。
2.定期校准:
由于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漂移现象,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,因此需要定期校准。
校准周期应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来确定,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校准。
在校准过程中,应选择与仪器相匹配的标准气体,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。
3.日常清洁:
定期清洁报警器的外壳和进气孔,防止灰尘和油污堵塞。
清洁时可使用半干毛巾轻轻擦拭,避免使用酒精、清洁剂等化学物质,以免损坏传感器。
4.检查与更换传感器:
定期检查传感器是否有损坏或老化现象,如有需要及时更换。
传感器的寿命一般为3~5年,到期后应及时更换以确保报警器的准确性。
二、操作与使用
1.电源管理:
确保报警器工作在额定功率下,不要任意切断电源或移动安装位置。
报警器应处于长期通电的工作状态,绿色指示灯常亮表示正常工作。
2.正确操作:
操作人员应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,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误报或漏报。
在开启仪器之前,应先检查仪器的外观和工作状态是否正常。
在测量过程中,应保持仪器稳定,避免剧烈晃动或振动。
3.报警处理:
当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时,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泄漏源。
切勿在报警时开关电器或打电话,以免产生火花引炸。
立即关闭燃气具开关、关表前阀,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。
三、培训与管理
1.人员培训:
对使用报警器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,包括仪器的工作原理、操作方法、注意事项等。
提高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,确保报警器能够正确、有效地使用。
2.管理制度:
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,确保报警器得到有效管理和监督。
定期检查报警器的使用情况,记录并处理发现的问题。
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日常使用注意事项涵盖了安装与维护、操作与使用以及培训与管理等多个方面。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,可以确保报警器能够准确、可靠地工作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燃有毒气体泄漏,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。